晚明(晚明笔趣阁无弹窗)
晚明概念的提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对明朝历史分期和区域差异的深入探讨。在时间断限上,学术界曾有过多种观点,如成化弘治以后、嘉靖末年、万历初年以及天启以后等。在空间范围上,晚明概念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而是一个因明朝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治理差异而在某个局部较早呈现出晚明时代特征的特殊时间概念。
晚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政治上,明朝的专制政治对国家与社会的控制与管理出现松动与弱化,国家权力出现了异化的趋势。经济上,伴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小农经济的母体内孕育出了有近代意义的新经济形态。思想文化上,出现了怀疑与否定传统、抗议权威的有近代启蒙意义的人文主义思潮。
晚明社会的时代特征都指向明朝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预示着明代社会发展的新方向,昭示出在传统社会中孕育出的部分现代性因素。这些现代性因素难以和明朝很快灭亡联系起来。从明代各区域的发展来看,这些特征一定不是欠发展地区呈现出来的,而应该是代表先进性的江南呈现出的“晚明”特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历史文献。
晚明史是明史学界近二十年间的热点研究领域。对于何时是晚明,学术界历有讨论。在时间断限上,有成化弘治以后、嘉靖末年、万历初年以及天启以后等说法,不一而足。对于什么是晚明,学者们认知差异也不小,不少学者给晚明的概念赋予了社会变迁、社会转型,甚至早期工业化、前近代等意义,也有学者将晚明仅看成时间概念。
这些不同的说法对研究明代后期的历史问题与方法有着不同的意义。这样,晚明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了。
当晚明的时代特征在明代不同的地域最早呈现时,晚明就应该开始了。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在明王朝全国范围内同时呈现晚明时代特征的一个时间节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晚明应该是一个因明朝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治理差异而在某个局部较早呈现出晚明时代特征的特殊时间概念。
因此,讨论这一问题时,关键在于决定明朝步入晚明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这个时代特征所昭示的晚明之“晚”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与明末之“末”的意义是相关的。
否则,明朝之“晚”与“末”在时间意义上就背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