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元始本纪(洪荒之元始天尊小说)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脽出鼎,皇佑元始。
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
殷殷钟石羽龠鸣。河龙供鲤醇牺牲。
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
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
穰穰复正直往宁,冯蠵切和疏写平。
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
东皇太一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或南方)百姓中所信仰和祭祀的天神。
东皇太一最初记载于屈原所作诗歌楚辞《九歌》里面,是《九歌》所表现楚地神话体系的至高神。名字中的东,在此并非指的是地域方向,而是尊贵程度,东为五方之首。
太一即道
《太一生水》楚简: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淮南子》开篇:洞同天地,浑沌为补,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同出于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
太一古帝
《盘古王表》载有“泰壹氏”,其事迹不可考。《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史记三家索隐》:按:天皇,地皇之下即云泰皇,当人皇也,而《封禅书》云‘昔者太帝使素女鼓瑟而悲’,盖三皇已前称泰皇。一云泰皇,太昊。
《五行大义》:天皇太帝曜魄宝。地皇为天一。人皇为太一。
《轩辕黄帝传》:黄帝居代总一百二十年,在位一百五年。自上仙后升天为太一君,其神为轩辕之宿,在南宫黄龙之体象。
太一天神
《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之佐曰五帝。天神贵者曰太乙,太一之佐曰五帝。。《三家索隐》:……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
《礼记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
《周易述》:太一者。天之主气。即其一不用者是也。右。助也。言易四象之作能右太一之神而助其变化。
《开元占经》引《荆州占》:勾陈四守,应龙,太一之妃[1]。应龙即古之飞龙名庚辰者也。[2]
太一之星
《史记·天官书》说: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荆州占》:钩陈者,黄龙之位也,太一之所妃也。
《淮南子》: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宫者,太一之居;皆星主也。
《晋书》: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六神,知风雨、水旱、兵马、饥馑、疾病、灾害。
《淮南鸿烈解》:太一,天神也。紫宫者,太一之居也。轩辕者,帝妃之舍也。咸池者,水鱼之囿也。咸池,星名。水鱼,天神。天阿者,群神之阙也。阙犹门也。
在秦朝以前,中国对皇/帝/王/公/君,这五个字有着严格的规定。皇和帝是对天神的称谓,王指的是夏商周三朝历代君王(夏商周的历代大王上位之后表示自己功德不足于上古帝王媲美,故而谦虚只称王,不称帝)。公指的是王以下的最大统治者(例如秦穆公,晋文公,齐桓公等)。君指的是文化素养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东周末年,礼乐崩坏。称帝(秦昭王为西帝,齐湣王为东帝),称王(战国七雄皆是称王)者不计其数,各国大臣为了谄媚各自大王,纷纷称其为君王(意思为"品德高尚的大王"),一直到嬴政统一六国。
东皇太一是妖族学派的,是妖族两大领袖之一。洪荒时代有妖族,有巫族,有人教,有阐教,有截教,有修罗教。其中人教有太上老君老子创立,阐教有元始天尊创立,截教有通天教主创立,巫族有十二祖巫创立,修罗教有冥河老祖创立,妖族有东皇太一和帝俊创立,所以东皇太一属于妖族学派。